最近在探索ESP32-CAM是否适用于电池长期供电的场景。
由于官方公布的ESP-32 CAM的deep-sleep工作电流为6mA, 而主单片机ESP-32S的deep-sleep工作电流为6uA。
为了弄清楚是哪些外设造成了最大的电流消耗,我在使用3.3v电源供电的情况下,用万用表对电源电流进行了测试。
开发环境 Arduino
测试用代码
void setup () {
ESP.deepsleep(1000000000000000000);
}
void loop() {
}
1、全配制测试:ESP32-CAM开发板 带 Ov2640,带SD卡,deep-sleep模式
万用表工作电流实测 4.8mA - 4.9mA
2、去掉摄像头(将摄像头的从排线卡中移除), 带SD卡, deep-sleep模式
万用表工作电流实测3.7mA - 3.8mA
3、去掉摄像头、去掉SD卡, deep-sleep模式
万用掉工作电流实测3.6mA - 3.7mA
4、去掉摄像头、去掉SD卡,用电烙铁移除闪光灯用的三极管,deep-sleep模式
万用掉工作电流实测3.2mA - 3.3mA
基于这些测试,我有了一个疑问,在deep-sleep模式下已经去除了绝大部分的外设,为什么工作电流仍然距离单片机自己的电流相差甚远?
在进一步去掉PSRAM之前,我在ESP32CAM所使用的PSRAM官网上查到了这一型号的待机工作电流为约300uA。
那么剩余的那些功率耗散去那里了呢?
欢迎回帖讨论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