发帖
497 10 6
2023-8-30 11:07:32
如果说,老师是学生的引路人,那么立创就是本人“硬件”的导师,参加训练营让自己掌握了很多技能,学会了画图、我学会了画3D模型、学会了焊接、学会了软硬结合调试程序……最重要的一个是——学会了白嫖!在认识嘉立创EDA后,我绘制出了人生中的第一块电路板,AW8732功放板。焊接调试成功的那一刻,真的很开心!后来,在疫情期间,我成了重度使用者。我参加了好多次的开源活动,在各种活动中,我学会了正确翻阅数据手册,学会了鸿蒙派的单片机开发,锻炼了自己的焊接和调试能力,激发了我学习编程的兴趣。我开始较为熟练的使用嘉立创EDA去做一些简单的小项目玩。总而言之,在学习的过程中,立创让我遇到了很多优秀的人,我与他们为友,共同进步学习。
2023-8-30 11:49:18
我曾经有一次在自己DIY电气元件的过程中经历了一个灾难性的失误,这真是一个让人翻车的故事。

当时,我决定给我家的照明系统升级,以使其更节能和智能化。我购买了一些新的LED灯泡和一套智能开关系统。我自信满满地以为这个任务对我来说应该不成问题。

我开始拆卸旧的灯泡,并跟着安装说明书逐步进行。但在连接智能开关系统的时候,我出现了疏忽。我没有仔细阅读说明书,而是凭借自己的经验将线缆连接到了开关上。

当我第一次打开开关时,我听到了一声巨响,随之是整个房间突然陷入了黑暗。我立刻感到糟糕透了。

我赶紧检查了电路,并发现我错误地连接了线缆。我意识到我把电源线直接连接到了智能开关系统上,而不是连接到灯泡上。这导致了电路的短路,从而引发了一次小型的电火花。

我深感后悔和愧疚,我知道这完全是我自己的失误。我立即断开了电源,并开始修复电路。我更加小心地阅读了说明书,并正确地连接了线缆。

经过一番努力,最终我成功地安装了新的LED灯泡和智能开关系统。尽管我在过程中犯了一个严重的错误,但这次教训却让我更加谨慎和小心地处理电气元件。

这个翻车的故事提醒了我在进行任何DIY项目时要始终保持专注和仔细。同时,如果我对自己的技能和知识不确定,我会主动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,以确保工作的顺利进行,同时降低风险。
2023-8-30 11:53:10
我的电子奇幻之旅:从BUG到胜利的蜕变

作为一名充满激情的电子工程师,我曾踏上一段充满奇幻的开发之旅。在这个充满技术挑战的世界中,我遭遇了种种奇葩问题,也品尝了从翻车到胜利的喜悦。让我来与你分享我的故事。

故事开始于一个关于ESP32的项目,我满怀信心投入其中。然而,最初的几天却成为了我前进道路上的难关。ESP32似乎陷入了一片混乱,且频繁出现异常。为了解决这个问题,我在硬件和软件上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努力,但问题依然困扰着我。

在经过反复检查后,我开始怀疑是电源和连接线的问题。我决定从简单的问题入手,首先更换了连接ESP32的MicroUSB线缆。我之前使用的线缆可能存在连接不良的情况,因此我选择了一根质量更高的线缆来代替。这一步看似小小的改变,却让我看到了曙光。

随着线缆更换,ESP32的表现开始稳定了许多。然而,我并没有停下脚步。我深入了解了AWG规格,明白电源线规格对于电流传输的重要性。我决定采用更粗的AWG线缆,确保足够的电流传输能力。这次更换线缆的尝试,终于令我迎来了成功的转机。

当我看到ESP32终于正常工作,我内心充满了成就感。这段奇幻的旅程让我深刻体会到,在电子开发的世界里,微小的细节也可能影响整个系统的稳定性。通过不懈的努力和不断的尝试,我终于从问题的困扰中走了出来。

现在,我迫不及待地期待着参加本期活动,与各位电子工程师分享我的故事。我明白,每一个工程师都有着自己的故事,而这次的机会,正是我们共同展示成长和创造力的舞台。我将怀着由衷的心情,将这段奇幻的经历以文字的形式呈现,与大家共勉,共同前行。
2023-8-30 12:14:37
我画电路板时遇到过一些错误,最初,我完成了电路板的设计和布局,对此充满了期待。然而,在进行测试时,我发现电路板的某个部分无法正常工作。
我首先仔细检查了元器件的安装,包括它们的位置、方向和焊接是否正确。经过仔细的观察和比对,我发现其中一个电容器的引脚连接错误。这是一个低级的错误,但它导致了整个电路板的故障。我马上使用烙铁将引脚正确地焊接到相应的位置上,然后进行了第二轮测试。然而,即使我纠正了这个错误,电路板的问题仍然没有解决。我知道还有一些其他的错误可能存在,所以我开始仔细检查电路图和电路板之间的差异。在对比中,我发现了一个输入电阻连接的错误,导致信号传输不完整。我立即修复了这个错误,再次进行了测试。终于,在纠正了所有错误后,我的电路板成功地通过了测试和验证。
2023-8-30 12:29:47
前言:我不会写代码,我只是代码的搬运工。

       我DIY的兴趣要从小时候说起了,大概在零几年吧,51冒泡Java半智能机 跑马灯大喇叭的时代,各种手机层出不穷,那时候我才12岁的样子,看着神奇的手机,一直在思考它是怎么做到小小的个体怎么做到这么多功能的,从最开始的情景模式自带的月亮之上到后面可以自己下一点歌到TF卡里面,走过了手机快速发展的时代,小时候到处拆拆拆,拆了不会装,但是心里对手机已经很有底了,起码可以做到不拆坏能装回,映像中的触屏手机屏幕很容易失灵漂移,这可能就是电阻屏的弊病吧,直到后面进入初中,淘汰了我的诺基亚N95,买了一个安卓手机,有点类似苹果4的造型,那时候异想天开,想着刷了root权限后,用内核工具修改参数,试图改变ram的大小提升性能,直到它变砖了,我才明白,这玩意是硬件决定的,不是软件能改变的东西(还一度下载省电大师省电)。
       我18年专科毕业后,DIY我的第一个作品,小米3风冷散热,而且没有加厚机身,只是在外壳开了一个圆润的风扇进气口,出风口在顶上的sim卡槽位置,我阉割了SIM卡槽,增加了涡轮风扇和鳍片,将开关嵌入闪光灯位置,阉割了闪光,这是我的第一个DIY作品。
      在我各种知识积累后,了解到这种散热方式有点不太科学,只是散热量主板的部分温度,我用了一根能贯穿前后长度的超薄铜管,中框soc到喇叭切了一条铜管的槽,将CPU的热量直接导出来,然后取掉喇叭,将喇叭哪里再搭接一条短铜管,在长铜管的尽头和短铜管上沾满鳍片,在内部装上涡轮风扇,当然了,这个手机还是那一部,我直接搞了双涡轮风扇加铜管鳍片散热,我觉得这就是我心目中的终极散热,而且全程手机没有改变厚度。(哔哩哔哩有出视频)
       慢慢的,我的工具积攒了不少,开始试图自己整合方案,通过成品模块DIY,自己设计外壳和布局,需要考虑的就只有精度和供电,还有创意。成品有四代更迭的小玻璃音响,三代更迭的移动可调电源,三代更迭的移动T12电烙铁。
       我开始不满足于整合方案和浅设计了,试图涉足开发板的兴趣之中,在我看了不少教程后,我得出四个字 一头雾水,我慢慢的学会了复制粘贴,到处百度,勉强能亮个灯?哪怕是现在,我还是举步维艰,虽然很难,但是止不住我想白嫖的心,现在不会不代表后面不会,努力终有结果。

来自开发板小白的小作文。
2023-8-30 13:06:58
1年前吧,逛B站发现很多电子朋友喜欢DIY可调电源,有的拿明纬的开关电源,通过各种飞线的方式改,有的用电脑主机电源加升降压模块改,有的干脆直接买模块自己组装,我呢选择了倒难不难的方案主机电源+升降压模块,问了好几个朋友才讨到一个旧主机电源,网上买了一个30V8A的升降压模块,然后在模块还没到的期间,就用KT板把面板做好了,等模块到了还测试了一下,是正常可调的,因为模块电压电流调节电位器是固定在模块上的,而且是短柄,所以需要自己买电位器替换,我买的是3296W长柄,换好后用万用表测试,发现电压根本稳定不下来,不停的变换,开始以为是焊得不够牢实和没有用热缩管包起来所以有干扰,于是又返工了一次,可是,问题依然没有得到解决,然后这个项目就搁置了好几个月,当时是这样的 aaaa.jpg ,几个月后,心血来潮又把之前的模块拿出来调试,想了一下电压变动是通过这个电位器调节的,就开始把目标瞄准这个电位器,把电位器拆下来,用万用表测试了下阻值,发现阻值不停的在左右横跳...无语了,原来问题出在这里!便宜果然无好货啊,于是又在网上专门的电子平台重新买了电位器,然后又买了INA226模块用来采集电流电压,主控是用的ESP32经典款,开发环境是arduino,然后用的别人的开源库,显示用的LCD12860,代码量倒是不多,但是刚开始无论如何也初始化不了INA226模块,后来网上查了不少文章,才知道原来是INA226的IIC地址没写对,好不容易初始化成功了,采集的数据却出现了数值不稳的情况,这样折腾下来,我只想尽快完结这个项目,于是又买了一个现成的电流电压表头,因为用了现成的电流电压表头,所以基本上以前搞的壳子也废了,然后因为都是用的模块,基本上就是组装就完事了,最后的成品就成了这样 bbb.jpg ...太难了,这跟开始想的完全不一样啊!本来设想的是有APP控制,风扇智能控制,还有漂亮的外壳....

[i=s] 本帖最后由 清爽的猫咪 于 2023-8-30 13:40 编辑 [/i]<br /> <br />

因为是自己做的尝试版本,所以没有自己做的一块兼容此项目的一个开发板,所以只能自己接模块接线路:

9821b0294d2ce917be43a81f5493729.jpgd7c9248a290bf24afe83305d41bcb60.jpg

我如果用3.3V供电,测试单通道,那么我能测到3.3V及以下的电压,SPI发送并且会回应我数据,3.3V都很正常。 但是我的电路要求是5V供电并且检测1~4.5V的电压,测试单通道,此时我的SPI设置电平为3.3V或者5V,SPI的发送和接收数据就变得好奇怪。

我换过3颗ads1118了,但是情况都是一样的。

一、这是3.3V供电,spi电平为3.3V,检测电压3V,在这里电压检测为3V,正常,如图:

3.3v_1.png

二、这是5V供电,spi电平为3.3V,检测电压3V,在这里电压检测为0V,不正常,如图:

2.png

这里有问题,如图:

3.png

放大后,可以看到,我的这个SPI的SCK是推挽输出,怎么好像有什么干扰一样,我也不太懂这是为什么,如图:

4.png

三、这是5V供电,spi电平为5V,检测电压3V,在这里电压检测为0V,不正常,如图:

5.png

结果与二是出奇的相似,放大也一样有一些干扰我不懂为何,我单片机初始化是这样子初始化的,

电平转换单片机3.3V通过TXS0108这颗IC转换成5V的,逻辑分析仪上接的电平是单片机这一端的3.3V电平(SPI的电平)

后来发现是我是我购买的那个器件不行,另换一家淘宝商家购买的器件就可以达到我想要的效果了,我真的栓q啦,花费了我好几天时间去解这个问题

2023-8-30 13:34:20
不得不说我在几年前遇到的,那时我刚开始学单片机。假期里我们老师给我布置的任务,做一台无线通讯的抢答器。
当时做的单片机在核心板上,按键、数码管、电源啥的都在另一张板上。单片机测试正常,接到板子上就短路。io口既不短路,也没有高压,单独通电也没事,两张板子一起通电就出问题。
核心版是之前做的其他项目留下来的,所以保证没问题。扩展版单独通电也是不短路的。
当时还在交流群里问了其他人,把底板的io全都设置成高阻态也没用,io口和电路中间也都有电阻,电阻卸了也没有用。,,可一夹电马上就短路,恒流500毫安(可调电源的恒流)。
查信号,查程序啊。短路的地方查了一晚上,也没找到问题。
还在程序里面加了一个电子佛陀。(因为之前我也遇到过类似的怪事,就是一片单片机不小心把电源通入了12伏当场去世,我用可调电源夹五伏烧了一会儿以后,居然又好了!到现在我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)当时群友有让我查充电部分的,也有让我查二极管的,还有说芯片坏了的。
当天凌晨1点多。突然发现了原因。,,,核心版的电源和拓展版的电源刚好相反。由于涉及到电路板正反面对比的问题。当时也没多想,就在电脑上查了一下。直接把两个电路板的引脚叠在一起,也没发现问题。,,,,就刚刚好电源引脚反了,其他的信号全都没问题。当时我刚在群里问这个问题的时候,就有群友跟我说,你查一下插针的对应关系。我给忽略了。当时就像傻子一样。
2023-8-30 16:44:34
本帖最后由 15625388486 于 2023-8-30 16:49 编辑

学习开发板也有快一年了,这一年最大的感受就是穷啊!!!买不起开发板,就只能榨干一块板子的性能,买不起外壳,直接用废纸皮做外壳,pcb板子还是白嫖的,元器件买不起,直接把另一块板子的元器件扣下来,放到pcb板上太惨了,不过同时也造就我很多特别的能力,特别是焊接能力和纸板做外壳的能力到后期的时候,已经会敲代码,画pcb也可以画的有模有样的,顺便在b站发点视频,反正也没人看,敲代码也赚到第一桶金!(不过也就100块钱,当然也开心很久),现在学习了这么多东西之后,也依然是这么的穷,不过相比于以前的穷,我多了份经验,也充满了信心,我相信穷学生也有穷学生的学习方式,没有条件咱们就创造条件呗!

纸皮成品

纸皮成品

纸皮外壳2

纸皮外壳2

纸皮外壳

纸皮外壳

pcb板

pcb板
2023-8-30 17:27:29
当年,在一个团队里,我们决定开发一个“智能自动翻书器”,用于帮助人们在阅读时自动翻页。开始时,一切似乎进展顺利,我们充满了热情和创意。

然而,在项目开发的旅程中,我们遇到了一系列搞笑的问题。最初的原型使用了一个小型机械臂来模拟翻页动作,但在测试中,机械臂时不时地将书页撕破。我们的努力变成了一场抓破书页的“机械暴乱”,让团队感到相当无奈。

在解决机械问题时,我们又碰到了软件方面的麻烦。我们试图开发一个基于图像识别的算法,以便机械臂能够在合适的时机翻页。然而,我们发现算法对于不同尺寸、颜色和字体的书页效果不佳,有时会误判甚至完全忽略需要翻的页面。

尽管我们面临一系列的翻车问题,但团队没有放弃。经过多次尝试,我们最终找到了一种机械臂和图像识别相结合的方法,虽然不够完美,但至少能够基本实现翻页。最后,我们决定将这个“智能自动翻书器”分享给那些对技术感兴趣的朋友,也向大家传达了“追求创新不怕失败”的信息。

这个项目虽然在开发过程中充满了磕磕绊绊,但最终成为了一个有趣的故事,让我们深刻体会到了团队合作、创新精神和持之以恒的重要性。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
高级模式
统计信息
  • 会员数: 29737 个
  • 话题数: 43250 篇